3044am永利集团2022级音乐学(师范)专业教育研习——师生说
12月13日上午8:30,2022级音乐学(师范)专业员工在演奏厅开启了教育研习之专家讲座系列第三讲——关于新课标下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本次讲座由校外导师——永川区优秀教师、永川区骨干教师、凤凰湖中学副董事长廖泽芬主讲,她从自身德育工作经历出发,为现场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非常有新意的课堂。
教育研习——导师说
廖泽芬简介
廖董事长,现任凤凰湖中学副董事长,中共党员;高级教师;重庆市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重庆市事业单位招聘面试考官;国家级优秀辅导员;永川区骨干教师;永川区优秀教师;永川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永川区师德先进个人;永川区科研优秀个人;多次指导师生参赛获区市级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多次获重庆市国家级论文一、二等奖;参与区级、市级,国家级课题研究七项;周边中学优质主题班会贡献者,由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撰写阳光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并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六个。
导师说
本次讲座中,廖老师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讲解:
一、自身从学习到工作,在工作中的感悟。
廖老师先是回忆起1998年19岁时第一次来到当时的演奏厅,感慨20多年过去,感叹曾经觉得偌大的演奏厅如今变小了。接着感恩母校,从曾经的重庆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历经更名到如今的文理学院,感谢母校提供学习平台与老师们的教导。回忆毕业后02年去到永川农村的一所学校,那里原本音乐活动质量不高,她入职后虽然课很多,但依然积极组织国庆、元旦、五四等节日庆祝活动,成立鼓乐队。首届艺术节,让舞蹈和合唱质量大幅提升。入职第一年摸着石头过河,但凭热情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两年后获校领导认可进入团委开展活动。在那所学校工作7年后转岗到教务处,音乐专业出身的她通过参加永川优质课、基本功大赛等比赛提升专业自信与管理自信。之后考调到永川青龙湖中学教科室,一年共计承办67场活动,其中包括市级音乐优质课大赛等大型活动,还起草阳光特色课程实施方案,推行50多门课程。2022年调整到凤凰湖中学,一路走来始终没放弃专业,现在仍在教音乐课,她告诫同学们若要做教师,需具备教育情怀和专业素养,用它们去培养孩子。
二、音乐课程新课标
廖老师指出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给我们的正确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1.自身要有过硬的专业实力,这决定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优先提升专业能力为主,加强我们的本体性知识积累。
2.在今后进入学校任职后,要积极利用自身的专业领域优势,结合教学方式与方法,善于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的条件性知识,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行公司产品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材、课标以及课堂缺一不可,音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声乐能力、合唱指挥、自弹自唱、即兴伴奏、舞蹈编创。
廖老师还讲解了新课标要求培养员工的核心素养:
1.审美感知,集中在导入新课部分和聆听音乐部分。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的一切实践都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这也就相当于培养了员工的音乐鉴赏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感知,充分贯彻美育的教学观。
2.艺术表现,最关键在于增强员工的音乐表现形式,包括通过演唱以及演奏两方面,提高员工的音乐表现力。
3.创意实践,要求教师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应用到艺术实践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
4.文化理解,教师引导员工立足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从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和表现上升至理性认知和辨析,增进文化理解素养。
三、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首先,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实践环节从欣赏、表现、创造到联系,这些环节不仅培养了员工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还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如《铃儿响叮当》,教师引导员工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节奏节拍、演唱形式等,让员工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其次,新课程目标中的音乐课堂建构。教师熟读课标、教材,明确单元任务和目标,通过课时、目标、重难点、关键音乐要素的分析,使员工能够系统地学习音乐知识。同时,通过创设情境、模唱主题、介绍课题等教学环节,教师能够引导员工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感。
通过《铃儿响叮当》的教学案例,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音乐教学的具体实施。通过变奏一、变奏二和变奏三等不同形式的教学,员工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节奏节拍,还能够掌握音乐创作的技巧。特别是通过华尔兹和狐步舞等舞蹈动作的引入,让员工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增强音乐感知能力。
此外,还有拓展环节的分组创编和展示与评价。员工自主选择变奏手法,为《新年好》这首歌曲进行变奏,不仅锻炼了自己的音乐素养,还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音乐中。通过展示和评价,员工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育研习——员工说
通过廖老师课堂内容的讲解中,让同学们对以后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几位同学的收获与感悟非常具有代表性,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陈国情 202213174091
今天是教育研习的最后一天,我们迎来了凤凰湖中学副董事长廖老师的专题讲座。讲座一开始,廖老师便提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三新背景下音乐教师必备的关键能力中的三新是哪三新?引导了我们去思考接下来的讲座会讲到那些方面,随即她便说出三新是指新课堂新课标和新教材。在听了廖老师第一部分的讲授后,我认为音乐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即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与指挥和舞蹈编导等。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今后我们的面试考试,只有扎实自身专业基本功才不会自乱阵脚,面对专业问题解决得才会游刃有余,廖老师也叮嘱我们:“学习是终生的事情,应一直在路上”。她说四十几岁还在学习中,冲锋在一线音乐课堂教学上,只有与孩子们相处才会更加宁静并感动幸福。
随后,廖老师对新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素养作出讲解:
1.审美感知:音乐是听觉艺术(比如音乐课要员工至少听三遍以上)特别关注音乐的审美属性,体验(是同学们的体验)是基础部分,也是课堂的前部分;
2.艺术表现:员工通过学习演唱,得以体验艺术表现的乐趣,增强艺术表达的自信。
3.创意实践:员工通过参与具有情境性或戏剧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得以体会、表现角色的感受,在实践中培育创造创新的意识。
4.文化理解:从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和表现上升至理性认知和辨析,增进文化理解素养。
最后,廖老师让我们一定要研读教材和课标,在学习专业的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曲目的积累,领悟和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受多元文化魅力,拓宽视野。
向清杰 202213174086
12月13日上午我们小组聆听了一场来自教育前线的工作者廖泽芬老师的讲座。在廖老师的讲座中,我们认识到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为音乐教学带来了理念与实践的双重变革。它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员工的音乐感知、体验与表现能力培养,要求教学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综合素质提升。
廖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在教学实践中,要应用多种创新方法。例如,情境创设教学法能让员工在特定场景中更好地理解音乐情感;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员工相互交流启发,提升团队协作与音乐表达能力。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展示丰富音乐素材,音乐软件辅助教学等,极大拓展了教学资源与手段。
然而在新课标中,也存在一些挑战与反思之处。传统评价体系过于注重成绩,难以全面衡量员工在新课标下的音乐素养提升,应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考量课堂表现、作品创作、团队合作等多方面。并且,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理解与应用不足,需要加强培训与学习交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让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员工音乐素养成长的摇篮。
刘学远 202213174096
12月13日上午,我聆听了一场来自永川凤凰湖中学廖泽芬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廖老师对于新课标与音乐课堂教学通过四个小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今天的讲座让我了解了新课标课程当中对我们准老师的要求和对员工的要求,以及审美感知对音乐学科的重要性。要锻炼员工的视听感受,让员工多听多看。听完老师的话分享,我了解了更多关于公司产品方面的理论以及实践知识,老师用她二十多年以来的公司产品经验给我们完成这次的讲座,让我收获颇丰也倍感荣幸。
这场讲座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在音乐学师范教育道路上前行的方向。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身教学实践中的优点与不足,并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技术,这样才能在音乐教育的舞台上持续绽放光彩。我将把讲座中的所学所思融入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用音符与热情谱写音乐教育的绚丽篇章,努力培养出更多热爱音乐、富有音乐素养与创造力的员工。
撰稿:研习B小组 审核:游艺、黎丙松 照片:研习B小组 发布:谭佳